发布日期:2024-09-02 11:48 点击次数:131
首先问一个问题,你认为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是谁?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粟裕。
不仅仅民间如此认为,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也多次盛赞“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”、“粟裕的功劳最大”、“在我的战友中,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,这个人叫粟裕,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,他也是我们湖南人”等话语。
然而,另一位淮海战役的亲历者邓公却有不一样的看法,邓公晚年曾经表示:淮海战役的总指挥是我和陈毅,而非粟裕,但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都是他。
邓公这话并没有问题,从职务上来看,淮海总前委书记肯定是总指挥,那为什么在很多人心里偏偏就成了粟裕呢?这还要从大战前夕说起。
1948年9月24日,济南战役还未完全结束,粟裕就已着眼下一步,他致电中央,提出要在淮海地区歼灭敌突出的黄百韬部。
虽然一开始他设想的是“小淮海”,都没料到此战后来会打得那么大,但至少他是首个提出“淮海战役”概念的人。
这一点跟其他两大战役就有些不同,辽沈也好,平津也好,中央先前都已经做好了全局谋划,战役发展也是按着谋划一步步推进的,唯有淮海,粟裕是首倡者,战役的过程中更是充满了随机和偶然性。
25日晚,毛主席回电“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......淮海战役可于10月10日左右开始行动。”淮海地区已靠近国民党统治的核心,周边国军精锐云集,为了能让华野全力歼灭黄百韬兵团,中央决定让中野也参与进来协同作战。
这里就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——由谁来统一指挥?
两个人相处都容易产生矛盾,更何况两支野战军,如果没办法形成统一指挥,那会多出很多麻烦,国军互相见死不救便是典型的例子。
一般情况下,两支部队谁实力更强谁就会是主导,当时陈毅陈老总已经去支援中野,实际由粟裕指挥的华野有40余万部队,还有特纵、炮纵这样的特殊兵种,属实兵强马壮。在第一阶段的规划中,也是由华野来进行主要作战。
而中野只有10余万人,为了冲出大别山,重武器基本都丢了,曾经还从华野调了数千多名干部前去支援,即便已经经过一段时间恢复,但也很难单独作战。就客观事实而言,华野是要强过中野的。
粟裕本身就很能打,还是首个提出淮海战役的人,再加上华野实力更强,按常理来说,他会掌控着战役的指挥权。
但是,粟裕向来不在意这些,他从大局考虑,向中央提议由陈毅、邓公来统一指挥。时间紧迫,中央很快给出回复同意了他的建议。
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名单也很有意思,五人中邓公、刘帅代表中野,粟裕、谭震林代表华野,陈老总在两边都有任职,这样相当平衡。
而总前委书记由邓公担任也是最合适的,邓公是中野政委,组织原则党指挥枪,所以中野司令员刘帅在总前委不好超过邓公。
粟裕和谭震林都不是野战军正职,不管实力有何差距,两大野战军至少在编制上是对等的,所以粟、谭二人也不好担任这个书记。
陈老总虽然是华野司令员,但也担任着中野副司令员,如果他来出任书记,那就会出现他与邓公互为上级又互为下属的情况,到时候下面的人就不知该听谁的,因此邓公就是总前委书记的最佳人选。
不过,邓公虽然有最高指挥权,但在实际作战中两大野战军相距还有那么一段距离,因此他还是给予了粟裕最大的自主权,打黄百韬兵团以及杜聿明集团时,粟裕就临机决断了多次。
这种做法非常正确,毕竟战事瞬息万变,如果发现敌情还要层层上报后再行动,那可能就硬生生浪费掉了机会。比如进逼徐州时,粟裕判断杜聿明逃跑方向那神来之笔,要是还得跟总前委反复请示再追,那只怕一直都跟不上了。
正是因为粟裕的临场发挥太过突出,他的名字和事迹才会被那么多人记住。相比较起来,当时邓公、刘帅直接指挥的中野因为没有重武器,打得非常吃力,哪怕围住了黄维兵团,也没办法将其吃下,后来还是从华野紧急调了援军才彻底把敌人歼灭。
这个战果看起来没那么精彩,自然很多人都会以为粟裕是总指挥了。邓公作为政工干部,在背后做的统筹、思想工作也极其重要,陈老总就说过:淮海战役的胜利,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。为何?
概因当时支前民工超过了五百万,这大大超过了前线战士的数量,正因为有这些老百姓的无私配合,才保障了一线作战人员能吃好穿暖对敌,打仗就是打后勤嘛。
而这些事情,前线指挥的军事主官基本很少涉足,还是由政工干部来做主导,邓公作为总前委书记,他在这方面也操了不少心。
并且两支部队协同作战,邓公的剧中协调也极为重要,他让两大野战军拧成了一股绳共同对敌,这也是淮海战役我军能够彻底胜利的主要原因!
总的来说,淮海战役我军能歼敌55万余人,中央给予的支持、淮海总前委的谋划、前线指挥官的敏锐、一线指战员的奋战、后勤人员的配合等等环节,缺一不可!这不止是哪一个人的胜利,而且人民的胜利。